1、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图12)

材料二: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
材料三:我国西南旱区主要城市今年(2009年)与常年的降水量及温度比照统计表(表1)。
表1
城市
| 所在 省区
| 降水总量(mm) (11—2月)
| 平均温度(℃) (11—2月)
| 前期降水总量(mm) (6—10月)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百色
| 广西
| 51.8
| 84.6
| 16.7
| 15.4
| 548.2
| 744.7
|
昆明
| 云南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材料四:位于两广交界地带的梧州市小纸厂鼎盛时期,全市7个县(市、区)有约400家小纸厂。据悉,这些小纸厂多数年产量不超过500吨,有的甚至不足30吨。
(1)据材料一,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该地貌高度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试分析R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3分)
(4)据材料四判断,大量小纸厂可能给该地区带来哪些环境问题。(3分)
参考答案:(1)喀斯特地貌(2分) 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2分);高温多雨的气候(2分)。
(2)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2分);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分)(只写流量大,落差大不得分。)
(3)气温比常年同期高,蒸发量增大(1分);降水比常年同期少,且水资源储备少,干旱加剧(1分);处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1分)。
(4)水污染加重(1分);森林破坏(1分),水土流失加剧(1分)。
本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局部区域的综合分析(西南地区)。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本区为云贵高原地区。(1)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其形成主要与岩石类型、气候条件有关。(2)河流的水能资源主要结合河流的流量(从气候角度入手);和河流落差(从地形角度分析)。(3)干旱形成主要是从气候角度分析,气温、降水等情况影响。(4)造纸厂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一水污染严重;二森林资源的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为缓解胶东地区用水紧张状况,山东省正准备引长江水到胶东。该工程从东平湖引水至济南.利用小清河河道向东引水与“引黄济青”工程相接.在潍坊宋庄向东北引水至烟台、威海。
材料二?济南在2008年4月22日开通了BRT(Bus Rapid Transit),即快速公交系统,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BRT具有专用的公共汽车通道,路口可优先通行;乘客可快速上下车,大大节约时间;能准确预报公共汽车到达的时间;运具是大容量、低污染、舒适的新型公交车。济南市每年新增机动车8万多辆。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市区机动车平均车速仅有16千米/小时,只比骑自行车稍快。市民浪费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材料三?我国建造地铁、轻轨、BRT造价与建设周期比较
?
| ?地铁
| ?轻轨
| ? BRT
|
?造价(元)
| ? 2~7亿
| ? 1~2亿
| ? 0.2~1亿
|
建设周期(年)
| ? 4~5
| ? 4
| ? 1~2
|
(1)描述山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办法有多种.如地铁、轻轨、高架桥等,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济南的城市特色(著名泉城)分析济南不发展地铁而优先发展BRT的主要原因。
(3)胶东引水工程没有从枣庄向东沿奥运火炬传递城市路线而是选择北线,原因是什么?
(4)潍坊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对土地盐碱化问题展开研究,请你帮助其拟定一个课题研究主题,并列出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1)由于山东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山区多地形雨,因此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少,山区多于平原。(8分)
(2)济南为著名的泉城,地下水丰富,由于 BRT比地铁造价低,建设周期短,同时也为保护地下泉脉,保持泉城特色.从而优选BRT。(6分)
(3)北线经过地区降水量较少,缺水更严重;北线可利用部分原有输水线路,而且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投资省。(6分)
(4)“莱州湾土地盐碱化的成因与防治研究”等;主要途径有资料查询(网络、政府部门)、野外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等。(3分)
本题解析:
第(1)题,降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看出.原因从夏季风移动规律和地形因素去分析。第(2)题.应从造价、周期和题干信息.保护生态角度去分析。第(3)题.引水工程选址从地形、原有线路、沿线缺水情况去分析。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从各方面去分析。获取资料途径多样,主要有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途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平坦的地形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稠密的水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平坦的地形,始终是有利因素,早期也是有利因素,A错。黏重的土壤,现在也要进行改良,仍是不利因素,B错。便利的交通也是有利因素,C错。稠密的水系,早期限制地区之间的交流往来,现在不仅可以提供水运便利,更是工农业生产的充足的水源条件,是有利因素,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省区的简称是
A.晋
B.陕
C.豫
D.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