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以下问题(16分)

⑴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此日日期可能是?前后或?前后
⑵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⑶ 此时北京时间是?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
参考答案:(1) 0°,30°E? 3月21日? 9月23日
(2)180°? 150°W
(3) 18:00? 18:00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赤道;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12时所在经线,根据图示本初子午线的位置确定12时所在经线为30°E。(2)分界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应为日界线(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根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经线为30°E,故计算0时所在经线为150°W。(3)根据30°E为12时,则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30°E东面90°,即地方时早6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18:00。由于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故日落时间都为当地的18:00。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图的基本判断方法和时间问题分析方法,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利于解题技巧的训练。本题还可结合图示考查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在近日点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B.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大小保持不变
C.同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方向也为自西向东
D.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在近日点时,为1月初,正值北半球的冬季。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一年内
A.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1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2时,历时不到半年
C.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3时,天津昼短夜长
D.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4时,澳大利亚的珀斯阴雨绵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有两次90°,结合材料可得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1时,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发生在1月初,故答案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2时,所占时间一半以上,所以答案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3时,一年又3次,应该是太阳直射赤道或北回归线,天津昼夜等长或天津昼长夜短,答案C错误,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4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大值,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澳大利亚的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处于冬季,为雨季,多阴雨绵绵天气,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故昼夜交替的周期为太阳日,即24小时。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昼夜交替的主要参照,注意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④的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
(2)②的地点是___________,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
(4)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①处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________,③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纬h°?赤道
(2)北极点? 0<H≤23°26′< P>
(3)②③
(4)②③①④
(5)北?南
本题解析:题目中的条件“北半球夏半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时太阳直射在0°—23°26′N之间(包括北回归线)。图中②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过程呈一直线是解题的突破口,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北半球夏半年太阳高度值几乎整日不变、恒为h的只有北极点,如下图,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推理,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h°,此时发生极昼现象的最南界为北纬(90°—h°)即为下图中的③地。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即为下图中的④地。

由上述推理计算,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1、H2便可迎刃而解。分析题图中①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的高度值状况可以得出①地处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纬度低于③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