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材料一: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 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8分)
调水工程
|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 ①? ?
| ②?
|
单位调水量耗能
| 大小
| ③
| ④
|
? 原因
| ⑤?
| ⑥?
|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2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2分)
参考答案:(1)(8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调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分)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比较分析。第(1)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特点。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比较;调水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的地势有关。
第(2)题,考查水资源调配的影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来说主要是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3)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除了跨区域调配外,还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20世纪下半叶某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变化图,该产业可能是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能源密集型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如图为北方某区域及历史上黄河洪泛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描述德州以南沿京杭大运河一线的地势起伏特点。(4分)
⑵简述图中水闸较多的原因,并说明它的主要功能。(8分)
参考答案:(1)地势平坦,起伏小(2分);黄河以北,南高北低(2分);黄河以南,北高南低(2分)。(如答成济宁以南,(西)北高(东)南低;或者黄河至济宁之间,两侧高,中间低。每要点各得2分) 。(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受历史上黄河泛滥影响,沙岗堆积,洼地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少、变率大(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特点);河流及人工河道多;旱涝灾多等(每要点2分,满分4分)。功能:防洪;抗旱;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沿海河口挡潮;调节流域水资源分配等(每要点2分,满分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反映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逐级抽水,而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2)水闸的功能是加强对河流流量的调节,该地区水闸多,说明该地区的河流流量不稳定,主要从该地区的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故洪涝灾害多发,且结合历史原因,黄河泛滥等原因分析。并注意说明水闸的功能主要是防洪、抗旱,调节河流径流量;蓄水灌溉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因为
A.发达国家法制不健全,有空子可钻
B.发达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
D.发达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而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所以在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等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是最大的受益者。故选C。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区全球化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该图为“江苏某市1994~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