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03-16 10:01:4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四个城市,在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当地正午人影朝南且略长的是( ) A.澳门 B.海口 C.北京 D.济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南半球冬至日即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地正午日影朝南,说明太阳位于当地的北侧,故确定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只有海口符合。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利用太阳方位判断日影朝向,从而确定当地的位置。并注意“审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以下是连续3天升降旗时间的资料,根据资料回答题27-28题。
?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升旗时间
| 5:04
| 5:03
| 5:02
| 降旗时间
| 19:18
| 19:19
| 19:20
| 小题1: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大于夜长 B.昼长等于夜长 C.昼长小于夜长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D.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三天的升旗、降旗时间可以判断,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在增加。 小题2:天安门广场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在增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共10分,每空2分).根据所学内容回答: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南、北极点为?;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南、北极点为?; (3)南、北纬600的线速度为赤道上的?。
参考答案:(1)不变,0?(2)减小,0?(3)二分之一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约15?/小时;线速度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1分) (2)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判断的理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5分)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白昼时间最长的是?。(4分) (4)此时,北京处于(?)(2分) A.接近子夜?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刚刚日落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3分) (6)这一天福州(2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分) (7)再过?小时全球共处同一日期。(2分)
参考答案: (19分) (1)逆时针(1分) (2)夏至(1分)?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2分)? 23°26′N, 45°W(2分) (3)A(1分)? A>B>C(2分)? C(1分)? (4)A(2分) (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2分)?整个北半球?(1分) (6)87.5°(2分)? (7)21(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逆时针;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顺时针。根据C点位于昏线上说明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所以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逆时针。 第(2)题,考查二分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由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推出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经线平分昼半球根据北半球西经度数顺时针增加的规律得出直射经线是 45°W,同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26′N, 45°W)。 第(3)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图中 A、B、C三点,A点纬度最低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根据两地之间太阳高度差即是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得出三地正午太阳高度 A>B>C。北半球的夏半年昼夜分布状况是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纬度越低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图中 A、B、C三点中C点纬度最高所以C点白昼时间最长。 第(4)题,考查时间换算问题。由图可知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是135°E,北京位于(116°E,40°N)135°E的西部。所以此时北京接近子夜 。 第(5)题,考查地球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整个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第(6)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问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福州位于26°N上。所以夏至日福州的正午太阳高度:90°-(26°-23°26′)=87.5° 第(7)题,考查日期变更线的相关知识。日期变更线有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然日变更线之分。由题可知180°经线时间是3:00,全球处于同一天时机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然日变更线重合。当180°经线时间是24:00时全球同处一天,须过21小时全球共处同一日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具体知识涉及地球自转的方向、考查二分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地球自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考查时间换算问题、日期变更线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完成问题。
1.表示山地的北坡的曲线是2.随着坡度持续增大至59°,甲、丁曲线数值的差值将3.若图中的时间表示地方时,该圆只能表示
 A.甲 B.乙 C.丙 D.丁 E.一直增大 F.一直减小 G.先增大后减小 H.先减小后增大 I.经线圈 G.赤道圈 晨昏圈 极圈
参考答案:1. D 2. C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南坡,为向阳坡,其次为东坡和西坡,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 2.冬至日,32°N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约35°,故当坡度达到约55°时,即南坡与正午阳光相垂直,则甲丁之间的差值最大,之后,随着坡度持续增大,甲丁之间的差值在减小。 3.注意图示时间格之间的时差是不均匀的,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排除A项,赤道圈和极圈都应经度差相等,则时差相等,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