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 C.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沿海地带0°C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说明此处温度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北欧,其西部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增温作用强,气温高。
【小题2】图示地区西部海拔高,河流落差大,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从等温线走向可知,该地南北温差小;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森林面积大;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西岸。
考点:北欧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下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 )
A.①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
B.②图是北半球的反气旋
C.③图是北半球的气旋
D.④图是南半球的气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图气流顺时针向外辐散,为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图气流时顺针向里辐合,为南半球的气旋;④图气流逆时针向外辐散,为南半球的反气旋;而③图气流逆时针向里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故选C。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
A.甲可能是开普敦
B.乙可能是旧金山
C.丙可能是孟买
D.丁可能是莫斯科
【小题2】从气候因素考虑,四地中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甲地适宜种植冬小麦
B.乙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C.丙地适宜发展乳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甲地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开普敦位于南半球,A错。乙地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旧金山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地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可能是孟买,C对。丁地1月是夏季,7月是冬季,位于南半球,不会是莫斯科,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降水集中在7月份,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冬小麦,A对。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错。丙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不适宜发展乳畜业,C错。丁地年降水量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错。
考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小题2:①沿岸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小题3:对图中,①②③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
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
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气候差异最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的差异造成的,而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主要是受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影响。
小题2: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①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故终年高温少雨,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3:图示①地受东侧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故使该气候类型限于西部沿海呈狭长分布,A项正确。②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当地的冬季,则温和多雨,而1月为当地的夏季,则高温少雨,故B项错误。③地位于40°--60°之间的海岛,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影响全球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局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为铁路隧道,它使欧洲铁路网连成了一体(如下图)。隧道启用后伦敦至巴黎3小时即可到达,每年通过隧道的旅客人数约1800万人,货运达800万吨。
材料二
土豆,俗称洋芋,性喜温凉,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大。17世纪前后传入爱尔兰,成为主要粮食作物。1801年爱尔兰人口约为520万,至1841年爱尔兰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土豆的传入对当地人口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8分)
(2)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6分)
(3)分析土豆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8分)
(2)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6分,任答三点即可)
(3)影响: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利于土豆生长;土豆营养价值高,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弥补了谷物的不足;由于粮食充足,促进了人口增长。(8分)
本题解析:
(1)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有关。英吉利海峡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2)一种大型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可以起到缩短运距、完善交通网、加强区际联系的作用。海底隧道在海面下,受气象影响小,提高了运输能力。
(3)“民以食为天”,爱尔兰因为其海洋性气候不适合谷物的种植,但可以生长土豆。土豆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正好可以弥补谷物的不足,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农业发展、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口迁移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