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5-22 09:51:08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规模(人)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1990
| 6705.68
| 6.79
| 21.24
| 3.66
| 2000
| 7438.07
| 8.76
| 41.49
| 3.23
|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____________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___________,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____________(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图(图11)
 材料二:图12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4分) (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问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4分)
3、单选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800mm等降水量线③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树带的界线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的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 题。

小题1:图示地区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受
A.海洋、地形的影响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地形的影响
D.太阳辐射、海洋的影响
小题2:按一般规律分析,图示区域内气温最低值可能为
A.24℃
B.25℃
C.26℃
D.27℃
小题3:图示区域内,比较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煤炭
B.铁矿石
C.石油
D.有色金属矿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3题:

小题1: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矿产资源贫乏
B.水资源短缺
C.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D.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小题2:目前,珠三角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其部分产业 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A.矿产资源丰富
B.吸引海外华侨投资的几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气候条件好
小题3:图中西南沿海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最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水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储量较大
C.人力资源优势显著
D.太阳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