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图中日出时间为地方时,日出地方时越早,白昼时间越长。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①地白昼时间长,但日照时数短,有可能是因为出现了阴天等天气状况。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①地日出时间早,白昼时间长,纬度高,②地日出地方时为4:00,白昼时间大于12小时,根据白昼时间长短判断①地位于北方,②地位于南方。①地与②地同时日出,说明①②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根据6月22日晨昏线的分布情况判断,①地位于②地西北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地方时相差两小时,经度相差30°。①位于西方。当3月21日,全球昼夜等长,②地日落地方时为18:00。则①地地方时为16: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E.冰川、地下水
F.雨水、地下水
G.雨水、海洋水
H.海洋水、冰川
I.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G.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差异,长江水位变化大,洞庭湖水位变化小,夏秋季节长江是丰水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故C正确。
2.甲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都有相互交换,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都属地表水,与其有相互交换的要么是地下水,要么是大气水(蒸发、降水)。故选B。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即洞庭湖区面积扩大,洞庭湖区调蓄能力增强,丰水期能容纳更多的江水,枯水期能补给更多予江水。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福州(119°E,26°N)与北京(116°E,40°N),它们的
A.自转速度相同
B.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可能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福州和北京的经度和纬度都不相同,所以自转的角速度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都不相同。当太阳直射赤道,两地都昼夜等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23~25题
小题1:“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B.接近最快
C.由慢变快
D.接近最慢
小题2:“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3:“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10月1日地球公转正逐渐向近日点1月初运动,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小题2: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小题3: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B图中地球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C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D图中地球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口增长与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