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缅怀仪式当天及之后若干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2:从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3月21日,地球的公转速度将先变快后变慢。因为过近日点,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小题3:从10月10日到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直射点对昼夜长短的影响规律即可作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2)明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的,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逐渐变长。 (3)明确近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最快。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中国一地理科考队在北半球某地,将一天内观测到的太阳高度绘制成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江淮地区正处梅雨时节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草木葱绿
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D.喜马拉雅山的雪线海拔较低
小题2:该日全球出现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为(?)
A.66°34′N
B.69°N
C.72°N
D.88°N
小题3:该日,该地太阳高度增大至M时,伦敦“大笨钟”的时针正指向18点。则该地位于
A.摩尔曼斯克港附近
B.中国长城科考站附近
C.白令海峡附近
D.格陵兰岛附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判断该地出现极昼现象,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子夜太阳高度为2°,则北极点太阳高度21°,太阳直射点位于21°N,为北半球的夏季。江淮地区正处梅雨时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该日太阳直射21°N,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位于69°。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为69°N。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该地地方时为5:20,而国际标准时为18:00,180°为6:00,判断该地的经度为170°E。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