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程》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据此回答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月4日的白天气温最高
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易出现霜冻
D.10月6日大气反射作用最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示地区10月4日昼夜皆阴,则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气温不会太高,A错误;10月5日昼夜皆晴,故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故气温低,故昼夜温差最大。B正确;10月6日,白天晴天,云少,大气反射作用较弱,气温较高,D错误;晚上阴天,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故不易出现霜冻,C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
A.大气辐射达最强和最弱
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
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D.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
小题2: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是(?)
A.20时至第二天5时
B.8时至10时
C.10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气温越高,大气辐射越强。当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时,大气热量的收入等于支出。
小题2:从图中可以读出,5时和20时近地面气温低于高空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空气质量较差。5时以后,20时以前,逆温现象消失,空气质量得以改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口迁移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