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mm)分布图”,完成问题。
1.若以月降水大于100mm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不可能由此图得出的结论是
A.江南地区雨季开始得比华南晚
B.8月黄河流域降水多于华南
C.夏初淮河地区进入雨季
D.9月我国雨季结束
E.东多西少
F.夏秋多冬春少
G.南多北少
H.降水季节变化北方大于南方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利用图示的100mm月降水量分布判断:6月江淮地区以南的月降水量都大于100mm,据图可知:根据月份判断,夏初淮河地区进入雨季。
2.图示地区的降水量分布主要反映南北差异;而不能反映东西差异,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另外要解答本类题目,学生还应该掌握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规律技巧总结】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在季风区内我国雨带的锋面雨带的形成及推移,决定于夏季风的进退,冷暖气流的强弱变化。
(2)锋面雨带的移动(如下图):①五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②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③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④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⑤九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的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⑥十月撤出中国大陆。

(3)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各种关于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中,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2.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3.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能直接观察到三道堤坝的点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地面起伏,沟壑纵横
E.蓄水发电
F.拦泥蓄水
G.水产养殖
H.修桥筑路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点,该地地面起伏,沟壑纵横。
2.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上,堤坝的主要作用是拦泥蓄水。
3.注意观测每个观测点与每个堤坝之间的地形特点,只要两者之间出现山脊、山地等高地,就不可能看到。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E.甲地位于山地陡坡
F.乙地位于山间盆地
G.丙地位于山前平原
H.丁地位于鞍部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南北走向。把图中数值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即为等高线,如下图所示,图中蓝色线段走向即为山脉走向,由指向标可知,图中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

2.由上图可知:乙地位于山地缓坡地段,不是山间盆地。甲地等高线较稠密,位于山地陡坡;丙地位于山前平原;丁地位于鞍部。
考点:本题间接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地的海拔高度把等高线地形图画出来,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答题,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海岸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据此判断问题。
1.如果纯从避风的角度来看,图中四地比较适合建渔港的是2.图内海岸出现海崖的地方,其海崖最大高度可能有
A.甲
B.乙
C.丙
D.丁
E.75米
F.125米
G.175米
H.225米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1.图示乙位于小海湾内,可避风浪。
2.图示陡崖顶部位于海平面,即底部海拔为0;陡崖顶部海拔为150—200米之间,故陡崖的最大高度可能接近200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湖泊最深处为17.4米,图为该湖泊等深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A.该湖北部宜开发为游泳场
B.该湖的湖床东部低于西部
C.补给相同的水量,水深超过4米后水位上涨缓慢
D.该湖泊冬季往往成为大量候鸟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