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大面积蓝藻暴发,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连续多日无法饮用。据此回答下题。1.太湖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是2.下列灾害性现象或事件的发生与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相似的是
A.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水源水质恶化
B.全球变暖使太湖蓝藻提前暴发
C.长期以来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排污措施不力,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D.4月份太湖流域降水量明显偏低
E.温室效应
F.火山爆发
G.赤潮
H.沙尘暴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太湖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排污措施不力,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太湖蓝藻时间的爆发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的赤潮现象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2001年,在北京申奥时,北京奥申委提出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个主题,打响了北京申奥品牌。北京市政府在“2002年首都绿化建设总动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
材料二:2008年4月19日,湘潭市市委扩大会议原则通过《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方案》和《先行区规划》。从而使“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蓝图初具规模。1.“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2.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是3.下列事项不符合湘潭市“两型社会”发展方向的是
A.人类与环境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E.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F.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G.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H.奥运期间,北京市大多数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使用清洁燃料
I.2007年8月通过《湘潭市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G.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大力生产风能发电设备
湘潭市的夜晚照明部分由太阳能路灯取代
湘潭钢铁厂扩大冶炼钢铁的生产规模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1.“环境友好”主要指人类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
2.“绿色奥运”主要针对环境保护。故D项符合。第23题,材料中的“两型社会”,即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扩大冶炼钢铁的生产规模,将加大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 据此回答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储备基地的救生物品应主要服务于附近地区的应急救灾,所以储备的物资与附近地区的灾害类型密切相关。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都是在发生水灾时要用上的物品,所以可判断该基地附近主要灾害是水灾。
2.从图中可看出,应急时间是指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反应时间。它的长短与两地的距离有关,同时还与交通线的通行能力相关。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常见自然灾害的救援设备和影响救灾时间的基本因素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
①梯田?②园林?③寺庙?④水电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梯田的成功修建说明该地坡度较缓,水电站的修建了意味着此地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所以答案为D。园林的修建主要体现一种生活品味,一种文化,寺庙体现一种宗教文化,所以不能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读图回答:

1.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2.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E.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山区
F.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G.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H.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不同的自然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沟通河流两侧的交通,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烙印。现在的卢沟桥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