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A.16.5° B.20° C.23.5° D.50°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规律可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所以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④、③、②、①。选择C项。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昼夜长短变化有24小时,所以在极圈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有4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可知选择B项。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③地昼夜长短变化是6个小时。则12月22日昼最长是15小时,6月22日昼最短是9小时。根据白昼以12点对称,下午有4小时30分。所以日落是16是30分。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034/
C.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都呈自西向东的方向,A错误;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23°26",B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C正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是地轴,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读图11,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经度是? ?。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昼长是?小时。
小题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夜长?小时。
小题4:图示这天,广州(位于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当日广州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北京时间是12时28分,广州的经度是?。
小题5:此季节我国东南部地区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 。
参考答案:小题1:23°26′N? 180°
小题2:晨? 16
小题3:8? 24
小题4:90° 113°E
小题5:东南 高温多雨
本题解析:小题1:读图可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昼,是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甲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则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80°。
小题2: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晨线上。乙地此刻地方时为4时,4时日出,则20时日落,昼长为16小时。
小题3:由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可知北京时间(120°E)为8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此刻出现极夜现象,故夜长为24小时。
小题4:图示这天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广州(位于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 广州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是广州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是12时28分,广州比北京时间晚28分钟,故从120°E往西边去7°,所以是113°E。
小题5: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东南部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宇宙飞船M绕地球公转轨道及方向的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的时间是2013年5月5日16时(美国太平洋时间),飞船往返于最南与最北的时间间隔是1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飞船M第二次到达最北时的位置大约是( )
A.165°E,30°N
B.165°E,30°S
C.150°E,30°N
D.180°,30°N
小题2:飞船M第二次到达P点时,太平洋时间为( )
A.5月6日8时
B.5月7日16时
C.5月8日16时
D.5月6日16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所述,飞船往返一次用1小时,所以第二次到达最北时时间过了1小时,即地球自转了1小时。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小时转15°,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飞船到达的地点应在P点以西15°,即150°E,两次都是到达最北点,纬度不变。所以C对。A、B、D错。
小题2:当飞船第二次到达P点时,地球正好自转了一周360°,每小时转动15°共用24小时,所以第二次到达P点时太平洋时间是5月6日16时,D对。A、B 、C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1时(伦敦当地时间)开幕,开幕式在位于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英国在每年的三月底到十月底实行夏时制,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快一小时),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是( )
A.2012年7月27日20时
B.2012年7月27日23时
C.2012年7月28日4时
D.2012年7月28日5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根据材料开幕式时间为27日21时为当地的夏时制,故伦敦时间应为27日20时,则北京时间较伦敦时间早8个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口增长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