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中岛国所在岛屿属大洋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岛上1/8面积为冰川所覆盖。读图回答1—2题。

1、组成该岛的岩石主要由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形成
[? ]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外力作用
D、沉积作用
2、该岛冬季较温和、夏季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地热资源丰富,纬度位置较高
B、纬度位置较高,受寒流影响
C、受极地东风影响,地热资源丰富
D、受暖流影响,纬度位置较高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及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概述该岛的地理位置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该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居民点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岛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 地处欧洲南部,位于中纬度、北温带(亚热带),地中海中。
2. 西部以平原为主,西南有丘陵分布,东部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3.丙;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而人口较少。
4.时间分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空间分布:东部降水少,西部降水多。
形成原因:①该岛屿地处地中海气候区;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岛屿东、西两侧降水都比较少。③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岛屿东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岛屿西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5.地中海型农业;小麦、大麦;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区域是______________三角洲,乙图区域是_______________ 角洲。
(2)甲、乙两区域共同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各自形成的原因。
?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甲、乙两区域共同的海洋灾害是______________,共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区域近年来受灾程度有所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珠江;恒河
(2)热带气旋和洪涝;靠近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源地,受台风影响大,地势低洼;多受源于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的影响,地势低洼
(3)风暴潮;受热带气旋影响频繁,又是低平的三角洲地形
(4)城市化、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率增加(如赤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08年樱花盛开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
据此,回答1—3题。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
? 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1、D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自然植被产量分布图
? 图1
材料二:南非地图及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 图2
材料三: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著名港口城市德班召开, 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1、非洲自然植被产量最大值主要出现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
2、描述南非自然植被产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4、当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德班举行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5、有报告称,由于全球变暖,到2100年,南非附近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2.5米。请分析海平面上升会对南非沿海地区产生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2)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沿海有暖流进过,并且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热条件好;西北地区有寒流经过,水热条件差。
(3)D?;草原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便宜,距海港近。
(4)炎热干燥
(5)有利影响:扩大沿海和沿江的水域面积,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不利影响:①淹没沿海土地、侵蚀海岸②海水入侵,滨海地区水质变差,农田盐碱化③台风、风暴潮、咸洪涝等灾害加剧④沿海城市排污困难⑤造成沿海湿地的损失和湿地动物的迁徙⑥沿海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区以及耕地、湿地、盐田等的损失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