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0°,51°N B.50°W ,20°N C.150°E ,32°S D.80°W ,40°N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是北半球,若阴影部分是西半球,则过C点的经线是160°E,过D点的经线是20°W,因此D点海域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小题2:若阴影表示夜半球,则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是8时,计算出12时对应的经度是180°,故90°E向东至180°之间处于上午。
小题3:若阴影部分表示8月5日,则过C点的经线是180°经线或者是0时经线。过A点的经线有两种可能:一是东经90°,位于印度洋;二是西经90°,位于大西洋。A点位于30°N无论哪种可能都会受飓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图中A为北半球的?(节气),D为北半球的?(节气)。地球公转速度在___(填字母)处较快。
(3)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位置可能在___(填字母)处。这时漠河、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
(4)当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时,地球大约位于___(字母)点附近。
(5)地球公转在____段时,南极圈内极昼现象范围逐渐扩大;在___段时,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增长。
参考答案:(1)逆时针?(2)夏至?春分? C
(3)BD?昼夜等长?海口?(4)A? BC? D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1)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为逆时针。(2)图示A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判断为夏至日,则D表示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在经过近日点1月初时,即接近C位置时较快。(3)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即BD位置。此时全球昼夜等长。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4)当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即A位置。(5)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时,即为秋分—冬至日,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为春分到夏至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下题:
小题1:中国科学家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时,当地的区时是
A.3时16分
B.0时16分
C.23时16分
D.3时0分
小题2:考察队员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插上五星红旗,红旗向
A.东南方向飘动
B.东北方向飘动
C.西南方向飘动
D.西北方向飘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根据77°21′11″E为东五区,东五区比东八区晚3个小时,所以当地的区时是1月18日3时16分-3小时=0时16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南极附近为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红旗飘向西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图。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1月初为近日点,7月初为远日点。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为晨线?④BC为晨线2..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①④
B.②③
C.① ③
D.②④
E.7月6日12时
F.7月7日4时
G.7月6日4时
H.7月7日12时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根据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推断OP、ON为日期分界线即是180°经线或0时所在经线。由于晨昏线ABC是关于OP所在经线圈呈轴对称,所以OP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ON则为180°经线的一部分。根据OP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可知图中极点O处在极夜状态。又因为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可知该图为南极俯视图。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方向)和昼夜分布特点可知BC为晨线。
2. 根据OP所在经线(60°W)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国际标准(0°经线)时间。根据ON为180°经线的一部分以及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非阴影部分处在7月7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世界分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