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5-29 04:02:0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1~4题。
 1、图中所统计的十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百分点和人口增长总数分别是 [? ] A、0.28380万 B、0.289000 C、0.38380万 D、0.389000 2、图中所统计的年份中,最后一年的人口总数约为 [? ] A、2340万 B、409万 C、2378万 D、280万 3、关于该图所示的人口变化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情况下的人口减少情况 B、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情况下的人口增长情况 C、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传统型 D、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 4、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人口仍然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上升 B、人口死亡率上升 C、人口迁移率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
参考答案:1、A 2、C 3、B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图中④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模式 B.传统型模式 C.现代型模式 D.过渡模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①的出生率为1.5%,死亡率为1%,自然增长率为0.5%;②的出生率为2%,死亡率为1.5%,自然增长率为0.5%;③的出生率为3%,死亡率为1.5%,自然增长率为1.5%;④的出生率为4%,死亡率为3.5%,自然增长率为0.5%。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③。正确答案选C。 小题2:由上题判断可知,④国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模式。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熟练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阅读分析下述材料,完成23-24题。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 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 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 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l℃。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23.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A.500m? B.1000m? C.1500m? D.2000m 24.计算出在爬山过程中同一海拔高度 A、B 两地的气温分别是: A.22℃? 24℃? B.22℃? 28℃? C.23℃? 28℃? D.23℃? 24℃
参考答案:23.B? 24.B
本题解析: 23.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材料三可知在这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也就是说在之前由于空气最大可容纳水汽含量小于每立方米15克,即下雨了,读图乙可知气温讲到18°时则出现下雨,按照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 0.8℃,由M地26°,当爬到1000m时气温下降到18°,下雨后则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 0.5℃。 24. 对同一海拔高度 A、B 两地的气温计算,主要是根据题目材料的提示,按照考察登山过程中一步步来计算,由上题可知,爬到A地时,气温每百米降 0.8℃,上升500m,A地气温为22℃,到1000m高时气温为18°,然后按照气温每百米降 0.5℃,到山顶(2000m)时气温为13°,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l℃,到达B地的气温则是=13°+15°=28°。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A、B两股气流都能长驱直入,试解释原因。(4分) (2)简要分析A、B两气流性质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影响。(4分) (3)图示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但很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市中心区白天人口集中,而夜晚却人流稀少,人口密度甚至不及白天的十分之一,称为名副其实的“空心城”,试分析原因。(4分) (4)图中联系两地的海上通道叫北大西洋航线,造成此航线不安全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A为北美中部平原地区,B为西欧平原)所经地区地势平坦,无高大地形阻挡。 (2)A气流来自北冰洋,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性质寒冷干燥,会给农牧业带来冻害,但有利于减轻次年虫害;B气流来自大西洋副热带海区,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湿润,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3)郊区环境好,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4)风浪大、浮冰。
本题解析: (1)、(2)从轮廓上可判断A为北美洲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B为欧洲西部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气流能长驱直入当然与地形无阻挡关系密切; (3)“空心城”是指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郊区环境好,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4)北大西洋航线位于盛行西风带而风浪大,纬度较高则可能受来自北冰洋浮冰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 C.人口年龄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