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2.有关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东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B.包括黑、吉、辽
C.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D.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沙丘
B.绿化环境
C.吸收地下水
D.增加降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草方格沙障“固沙”是其主要作用,通过增大地表粗糙度,减缓风力;增加地表覆盖,截流水分,以利用植被生长,起到固沙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 甚至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2分)
(2)简要分析宁夏Q地与法国R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及原因。(4分)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4)贺兰山被称为Q地所在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形成凌汛。(2分)
(2)Q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R地年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2分)
原因:Q地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夏季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R地终年受西风影响。(2分)
(3)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②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 (4分)
(4)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 P河段纬度较高,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每年初冬P河段纬度高的北部先结冰,纬度低的南部后结冰,因北部冰坝阻塞河道,发生决堤现象。每年早春,南部冰先融化,北部后融化,同样是河道被冰坝堵塞,发生决堤现象,这种现象叫凌汛。
(2)读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材料一图分析,Q地深居内陆,夏季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少。R地终年受西风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各月降水均匀,季节变化小,年降水量大。
(3)由材料二表格可以看到,贺兰山东部Q地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作物品质优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低,害虫无法过冬,作物病虫害少。
(4)贺兰山冬季可以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的影响,减轻寒潮对农作物的冻害。贺兰山西部是腾格里沙漠,山脉阻挡了想问风沙的入侵。是一道天然屏障。贺兰山东坡为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增加了Q地的降水补给。所以被称为“守护神”。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面四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读后完成下列要求.(8分)

⑴按雨带推移的时间顺序,将A﹑B﹑C﹑D图重新排序:?
⑵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于?风的进退所决定的,雨带的降水类型属于?雨.
⑶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2分)
⑷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对应的是?图,与华北平原春旱对应的是?图,与伏旱天气对应的是?图.
参考答案:⑴DBAC
⑵夏季?锋面?
⑶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⑷B? D?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动。
(1)一般规律:4、5月份影响我国的南部沿海;6、7月到达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7、8月雨带到达北方,华北、东北地区进入雨季,而此时江淮地区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9月雨带南退至南方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主要是受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形成的多为锋面雨。
(3)南方地区雨带来得早,退得晚,故雨季长,北方反之。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容梅雨(6、7月);华北春旱为4、5月时;伏旱为7、8月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10。
材料二?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

(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并说明原因。
(4)请在下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
参考答案:
(1)A
(2)B
(3)东半段大致南北走向,主要受地形(横断山脉)影响。西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4)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