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是当地正午(即当地地方时12时),结合上表“太阳高度日变化表”可知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是对应的北京时间是11:20(东八区区时即中央经线东经120°的地方时),12-11:20=0:40,即两地相差40分钟,根据经度经度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可知两地相差40分钟,也就是经度相差10°;根据东早西晚,东经120°地方时为11:20,则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为130°E;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来计算该地所在的纬度,此时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且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8°3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同减异加”,即68°30′=90-︱当地纬度-23°26′︱,由此可算得该学校纬度约为45°N。所以A项正确。
小题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另外半球相反;据此可得出同一地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月22日即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月22日即冬至日)的夜长,根据日出与日落的太阳高度角为0°,结合上表可知6月22日的昼长(日落-日出)为18:50-3:50=9时,所以12月22日该地的夜长=9时,C项正确。
小题3:当该校于北京时间(经线120°E地方时)6点整日出,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即为该校(130°E)地方时=6时+4分钟×(130°-120°)=6时40分,由此可判断当校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A项错误;而北京市位于北半球,此时应是昼短夜长,B项错误;根据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项正确;只有地球公转越靠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越快,此时无法确定地球公转是靠近近日点还是远离近日点,所以无法得出“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项错误。
小题4: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的基本规律: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适用全球);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北半球适用);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南北半球适用)。结合题目,7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东北方,日落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北方,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春分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A.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B.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D.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春分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平原小城镇在11月播报了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见下表)。完成下题
日期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今日 | 6:39 | 17:03 |
明日 | 6:40 | 17:08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由今日的日出时间(6:39)和日落时间(17:03)可以计算出当地的正午时间为11:51,所以表中时间不是当地地方时;今日的昼长为10小时24分,短于12小时,为冬半年,日期为11月份,该地在北半球;由今日和明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来计算当地的正午时间,得到的是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播报有误,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数据为经度),回答各题。
小题1:若a点纬度为70°S,北京(116°E,40°N)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A.70°
B.30°
C.
D.
小题2:若a点纬度为7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就全球气压分布而言,此时夏威夷高压较弱
B.就盛行风而言,此时澳大利亚北部正吹西北风
C.就昼夜分布而言,此时东、西半球昼夜面积比为1
D.飞机由a飞往c的最短航向只有由西北向东南飞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上的经度可以判断,方向为自西向东,a为20°W,b为70°E,c为160°E。若a点纬度为70°S,那么出现极夜的范围为70°N及其以北地区,太阳直射20°S,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两者的纬度差=90°-(40°+20°)=30°
注: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小题2:若a点纬度为70°N,那么出现极昼的范围为70°N及其以北地区,太阳直射20°N,就全球气压分布而言,此时夏威夷高压较强;就盛行风而言,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北部吹东南季风;就昼夜分布而言,此时东、西半球昼夜面积比为1?;飞机由a飞往c的最短航向为大圆航线,可以为先向西北后向东北,也可以为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B点的节气是_______,在______月______日前后 .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点附近;
由B-C-D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极极昼的日数和南极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________ .如不相同,_______极昼日数较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从D到A再到B这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其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一天是___月_____日;这一天正午,_____(纬度)各地的太阳光线可以直射到井底.
(6)地球公转连续两次经过D点的时间间隔,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称为一个_______年.
参考答案:
(1)
(2)春分;3;21
(3)A;近日;先变慢,后变快(快-慢-快)(2分)
(4)不相同;北;北极地区极昼时是夏半年,这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一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极昼的天数也多一些。南极地区极昼时是冬半年,这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一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极昼的天数也少一些(3分)
(5)先向南,后向北移动(2分)? 12? 22? 23°26′S
(6)365日5时48分46秒(2分)?回归
本题解析: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公转标在轨道上,自转标在地轴上。
(2)
根据图示:地球公转到B点的节气是3月21日前后,为春分日。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由B-C-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4)北极地区极昼时是夏半年,这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一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极昼的天数也多一些。南极地区极昼时是冬半年,这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一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极昼的天数也少一些。
(5)在从D到A再到B这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南,后向北移动,其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一天是12月22日;这一天正午23°26′S各地的太阳光线可以直射到井底。
(6)地球公转连续两次经过D点的时间间隔,所需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生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