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右图中a、b、c三根折线依次表示2.与1953年比,2015年我国单位面积的产量的变化特点是3.单位面积的产量呈现上述这样变化,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
B.人口总量、人均粮食、人均耕地
C.人均耕地、人口总量、人均粮食
D.人均粮食、人口总量、人均耕地
E.是1953年的2倍多
F.比1953年增加了约2倍
G.是1953年的4倍多
H.比1953年减少了约4倍
I.农业生产技术
G.人口数量
耕地面积
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粮食问题。
1.根据我国的人口总数不断增长,且目前我国的人口总数突破13亿判断a线表示人口总量;而由于我国人口总量不断上升,故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故c线表示人均耕地;故选B项。
2.注意“单位面积产量”,由于1953年与2015年相比,人均耕地面积缩小了一半,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了一倍,反映单位面积产量1953年是2015年的4倍多。
3.单位面积产量上升主要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题。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F.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G.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H.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迁移应符合:①跨越行政区;②时间较长;③定居地的变更,故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
2.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判断人口迁移的基本标准,并掌握影响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下面问题
1.b地区是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
B.东北三省
C.中部
D.西南
E.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F.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91考试网
G.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
H.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组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1.b地区流入量非常大、流出量很小,而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可据此判断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该是东部沿海。
2.c为人口流出地区,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1.a、b、c、d四组曲线依次代表2.有关该城市2002年到2012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7月平均气温土地价格常住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例
B.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7月平均气温
C.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
D.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E.交通通达度提高
F.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G.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H.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是我国东部某大城市,a线为7月平均气温曲线,越近市中心地区,温度越高;b为土地价格曲线,越近市中心价格越高,在距市中心4km处上升主要是交通交汇处,地价越高;d是工业用地比例曲线,越近市中心工业用地比例越低,在距市中心2Km处工业用地比例高,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人口密集区;c为常住人口密度曲线,应在靠近市中心的郊区密度最大。选A正确。
2.由图可以看出:2010年比2002年7月平均气温升高,土地价格上升了,常住人口密度增加了,工业用地比例是在市中心下降,在郊外上升了;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D错;中心区规模扩大了,C错;工业用地趋向于郊外,且用地比例增加,B错;人口、工业趋向于郊外,说明交通通达度提高了,选A正 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材料一: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7.9%,1995年增加到29%,平均每年增加0.65个百分点,预测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的61%。分析后回答问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2.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如下意义:
①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处于早期
B.处于缓慢发展时期
C.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D.趋于停止
E.①③⑤
F.①②④
G.②③⑤
H.①②⑤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1.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故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
2.材料反映观光农业主要反映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的结合,而与农产品的销售与环境污染关系不大,故③④错误。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