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而非聚变产生的热能,重力能和潮汐能属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砾岩、砂岩、页岩的划分是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砾岩、砂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状构造;三者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导致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某火山已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图3中浅灰色部分是该火山飘扬的火山灰,这8个月的大多数时间火山灰飘扬方向大致如图3所示。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火山灰飘落后是属于外力的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选择D项。
小题2:根据火山灰的飘落方向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所以在智利的南部在南半球的盛行西方作用下形成的结果。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甲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小题2: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图中甲为冲积扇,乙为沙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柳树的侵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受断层的制约
B.侧蚀作用明显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该地聚落主要分布于冲积扇上
D.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大部分地方海拔在50米以下,地形平坦,流速较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但河流主要以侧蚀为主。
【小题2】该处地形平坦,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弯曲易发生洪涝灾害;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弯曲,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河流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易形成新的土地,河水较浅便于取水,有利于村落的发展。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侵蚀作用及对聚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宇宙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