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放大图分析,P处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是冲积扇地貌,B对。河漫滩是河流两岸或河口附近的平原地区,A错。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 错。侵蚀平原出现在山地,不是在河流出山口,D错。
【小题2】根据图中纬度及植被分析,P是沿海是常绿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不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P地是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半球。7月份受西风带控制,多雨,河流水量大,携带泥沙多,沉积作用最显著,C对。其它月份水量小,沉积较弱,A、B、D错。
【小题3】读图,甲处距水源远,且交通不便,A错。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近河流,取水方便。地势较高,水患少,B对。丙地海拔低,距河太近,易受水灾,C错。丁是取水不便,D错。
考点:等高线图,河流地貌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简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板块边界类型:(4分)
甲?;乙?。
⑵写出板块名称:(2分)?
A ?;E??。
⑶地中海面积将??, 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生长边界?消亡边界(4分)
(2)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2分)
(3)缩小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或位于板块消亡边界)(4分)
本题解析:
(1)板块边界类型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甲属于生长边界,乙属于消亡边界。
(2)A为亚欧板块,E为印度洋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美洲板块,D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3)地中海面积将缩小,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或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六大板块分布示意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板块构造与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北部地区的湖泊和西北部沿海的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小题2:下列农作物不适宜在丙地区种植的是
A.棉花
B.小麦
C.马铃薯
D.甜菜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组题,首先要对图示地区进行准确的定位。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定该地区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再通过轮廓图可以知道该地区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该半岛的西北侧分布着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因此,河流应该是从西北向东南流动。该半岛的西侧有大量的峡湾,这是由于在第四纪大冰期时由冰川侵蚀形成的。
小题2: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有"棉花从小是个病汉子、长大是个药罐子、到老变成钱串子"之说。而丙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这种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小题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M为阿拉伯半岛,在板块理论中M小板块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正确。
【小题2】图中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根据图中箭头可知此处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正确。
考点: 板块构造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4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分)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4分)
(3)沉积物依次颗粒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4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大地地质构造,宁夏平原是断层下降形成的,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考点:我国自然环境特征,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