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小题1:沿③--①一线,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水分条件差异大,经度地带性明显,自然带逐渐过渡为: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草原半荒漠—荒漠。
小题2:图示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①②区域水土流失,③土壤盐碱化、旱涝灾害,④区域泥石流、滑坡,⑤区域洪涝、水土流失,⑥区域台风,选项 B 正确。
小题3:区域水文特点:①区域水位季节变化大,②区域没有明显春汛,③区域河流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下,河流在冰期,⑥区域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河流汛期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故选项 C 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题。
小题1:划分I、II、III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小题2:图中各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
A.I
B.II
C.III
D.I和III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Ⅰ、Ⅱ区域的分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Ⅱ、Ⅲ区域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脉;Ⅰ、Ⅲ区域的分界线为3000米等高线,故判断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地貌。
小题2:III区域表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难度较小,另外学生还需明确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原因,如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长江流域主要经济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经济区
B.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C.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轻工业发达
D.以昆明为中心的经济区主要是利用长江航运发展起来的
小题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
B.沿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上、中、下游经济区
C.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要远远大于上游地区
小题3:下列关于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能源丰富
B.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C.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D.重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运便利、水电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故B错误;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重工业发达,C错误;重庆以上的长江河段,河流落差大,故河流航运价值低,D错误。
小题2:长江上游地区由于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形起伏大的高山、高原地区,故人口和城镇分布少。C项错误。
小题3:上海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不利条件即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