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理想大陆气候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甲地位于30°--40°N附近大陆西岸,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可知,该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F小岛位于理想大陆25°--35°N之间的东侧,该区域基本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1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盛行西北风;由于F地为一小岛,到达的西北风经过海洋,水汽含量增加,在小岛西侧形成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5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天气图的判读。
小题1: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处于低压控制,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亚洲高压强盛时
[? ]
A.正值我国的夏季
B.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C.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D.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温度相对较低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小题2】M地气温最低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
B.河流多
C.地势高
D.离海远
【小题3】对图示地区河流特征的正确判断是( )
①径流量丰富 ②汛期短 ③流速缓慢 ④ 含沙量较小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分布规律可知,乙地气温低于28°C,甲、丙气温高于28°C;根据图中气温数值可知此时为夏季,海洋升温速度较慢,气温较同纬度陆地低,因此丁地气温较低。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位于几条河流的发源地,说明此处地势较高,温度较低。
【小题3】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雨季长,河流汛期长;图中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考点:等值线判读、河流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09年度的达喀尔拉力赛于2009年1月3曰在某大洲的A城发车,于1月18日返回A城,比赛全程9574公里,共分成14个赛段,下图(图甲 )中的箭头为比赛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⑦、⑩赛段的路程比较短,主要原因是赛车要穿越?。(2分)
(2)在赛车进行的季节,C城的主要气候特征是?(2分)
(3)图乙中属于B城市气候资料的图形是?,形成该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
(4)赛段⑩的气候类型是?,?简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
(1)安第斯山脉(高山地区、高海拔地区)(2分)
(2)炎热干燥 (2分)
(3)丁(1分) ,地形(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1分)
(4)热带沙漠(1分)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沿岸(秘鲁)寒流加剧了气候的干旱。(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出是南美洲,根据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征判断,⑦、⑩赛段的路程中赛车要穿越安第斯山脉。或写高山地区、高海拔地区。
(2)根据图中C城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判断,C城是地中海气候。1月份南半球是夏季,所以C城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
(3)读图,B城位于大陆东岸,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阻挡了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少。形成大陆性气候,所以丁图对。B位于沿海,有暖流影响,不会形成沙漠气候,甲错。乙是季风气候,丙降水太多,是雨林气候,乙、丙错。
(4)根据图中位置判断,赛段⑩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加剧了气候的干旱。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