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甲)和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49?1980年影响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安徽省1982年至2010年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铁路
E.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减少
F.人口死亡率增高,老龄人口比重下降
G.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例下降
H.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1949?1980年间,芜湖的城市主要是沿河流发展,所以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B对。图中不能看出地形、气候的影响,A、C错。铁路影响是在1980年以后,D 错。
2.读人口结构图分析,根据图例,图中数据显示出各年龄段所占 的比重的变化,青少年比重下降,不能表示人口数量减少,A错。图中老年人人口比重数据显示略有上升,B错。图中?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例上升,C错。青少年比例下降,老龄化比例上升,表明人口再生产类型可能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D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2.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3.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四川
B.广东
C.海南
D.广西
E.城市化的差异造成的
F.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G.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H.城乡差别大造成的
I.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G.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广东省的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最小,表示人口负担较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利于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地区人口容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1.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2.图中②阶段城市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E.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F.与周边地区温差减小
G.工业污染日益减轻
H.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地关系深化的表现,但也受到其他因素,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增长快,城乡差别大,农村人口过剩,其特点表现为城市化进程过快,水平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缓慢。从图示读出:①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即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缓慢;②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即城市化进程加快;③阶段城市人口比重高,增长慢,即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慢。综合以上两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处在②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处在③阶段。故正确选项为C。
2.图示②阶段表示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则可能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率低等。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2.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F.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G.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H.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现代型”。
2.图中④类型反映的人口增长类型为“三低”,且负增长型。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减少,造成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严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中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发生在
A.秦汉时期
B.安史之乱
C.南宋时期
D.明末清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由于北宋末年,北方战乱,而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且南宋初期,南宋的政治中心从北方迁都临安,故人口分布中心从北方迁移到南方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