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2-1-45,完成下列问题。

图2-1-45
(1)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阶段(2)最有可能是(? )
A.原始农业阶段? B.种植业阶段
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种植业→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原始农业阶段,原始人以群体为单位,当一个地区食物不足时,他们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种植业阶段的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口迁移进入一个高涨时期,现代工业的生产需要劳动力不断进行迁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启动,江苏人口普查首日出现“人难逢,门难进”现象。以下是苏州市某普查员所写的调查纪实摘录:“该小区业主多为外来人。上班族,白天上门经常扑空,我们总结了经验,在正式普查时调整了工作时间,晚上5:30后上门登记。”“天平小区尹女士告诉我们,丈夫在上海工作,女儿在外地上学,平时只有节假日才回来和她住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个人需求
D.国家政策
2.苏州市外来常住人口增多,将会
[? ]
A.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B.加重人口老龄化压力
C.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D.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1、BC
2、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柱状图”,完成1~3题。

1.图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近年来②国家人口大量迁往④国家,其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1.D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的原因。美国地理学家W?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不同阶段
材料二我国有学者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省市间城市人口迁移的规律,得出经验公式:h=-7214.97+ 75.7911+0.34p,式中h代表省外移民的响应率,1代表迁入城镇登记就业率,p代表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
(1)材料一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___人口迁移、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人口迁移。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公式,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与省外移民的响应率呈________关系,外来民工最不可能在下列哪些产业部门找到工作?______。(填字母)
A.餐饮业B.金融C.社会服务业D.建筑业
参考答案:(1)城市间;城乡间;开拓式;城乡间
(2)正相关;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