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日地震死亡人数比较图。

(1)中国历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差异较大,其自然原因除震级、震源深度外还有哪些原因?(2分)
(2)简述图示时间内中日地震死亡人数差别,并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2分)地震时间、震中位置、地形等(任答两点2分)
(2)(8分)中国死亡人数多,且波动较大;日本死亡人数少,且1923年关东地震后,历次大震死亡人数都很少。(4分)
日本地震预报技术、防震技术水平高;防震意识强;救援机制完善。(每点1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唐山大地震伤亡人数多,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发生在晚上。除震源深浅外,震中位置影响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另外,地形地质条件等也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
(2)读出图中的主要信息,一是人数多少,二是时间变化特点。中国死亡人数多且波动较大。
减少地震破坏程度的方法有高预警机制,建设防震设施,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等。日本在这些方面做得较好,所以伤亡人数较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为减小暴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渔业部门建设
B.大力发展气候监测,控制暴雨的产生
C.大力发展农业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D.大力发展水利设施的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对暴雨洪涝的治理主要通过水利等工程建设和气象措施相结合。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热带风暴对旅游业影响巨大,因此应强化预警机制,此做法属于旅游安全
防范措施中的( ?)
A.增强安全意识
B.消除不安全因素
C.控制不安全行为
D.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属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的是(?)?
A.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门
B.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
C.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
D.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灾害的防治。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不能减轻灾害,还能加重灾害的受损程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