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5-29 04:53:15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图为2008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29~30题。
 小题1: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 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 小题2:据图,可以判断(?) 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气候炎热 B.乙工业用水比例高表明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C.丙生态用水比例低说明该地植被覆盖率低 D.丁农业用水比重大与该地气候干旱有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 小题1:根据农业用水量比重最低为乙判断为上海;农业用水量比例最高的为丁判断为新疆;生活用水量占比重最高的为甲,判断为北京。 小题2:A项甲表示北京,生活用水比重高,主要是由于当地地表径流总量少;错误。B项乙表示上海,工业用水量比例高是由于农业生产所占比重低,且工业发达;错误。C项丙生态用水比重低是由于当地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错误。D项丁表示新疆,由于气候干旱,故农业用水量比重高。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常达10米以上,最深处为11.5m;湖面最小时面积为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2.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周围的各省省会。通航的最佳时间是3.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 A.洞里萨湖水位的变化主要是降水因素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E.全年 F.1-6月 G.5-10月 H.11月至次年4月 I.商品率高 G.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 劳动生产率低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湖泊。 1.由于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故当湄公河水位高时,通过洞里萨河注入湖泊,而当湄公河水位低时,则湖泊通过洞里萨河补给湄公河。故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2.根据吃水4米的船只可经各支流通达各省省会,说明只有在湄公河水位高时,湖泊水位较高,通航能力最佳。而湄公河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10月为雨季,降水丰富,湄公河进入汛期。 3.湄公河下游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发展生产,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都较低,而劳动生产率低。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咸水湖多为内流湖,只有河流水流入,而无河流水流出。结合等高线分布,河流应分布于河谷地带,则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可判断河流流向。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池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5分) (2)分析R河自M至N的水文特征。(5分)
参考答案: (1)冲积扇(1分)。 山地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1分),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1分),部分挟带的碎屑物堆积下来(1分),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1分) (2)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流速度慢,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夏季进入汛期。 (任答5点即可,每点1分,共5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区在河流出山口处,山地河流流出山口时,因坡度骤降,流速降低,水流的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山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2)R河为黄河,自M至N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流量小,冬季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有凌汛,夏季进入汛期。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