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材料二:
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_______万平方千米。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________(增加/减小)。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粮食总消费量上升;人均消费量都上升;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消费量上升
(2)1999年;253
(3)生态退耕;减小
(4)有利: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地区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东部地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不利: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我国山区多,平原和耕地比重小;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有余,北方不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小题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小题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影响洋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热带地区更加干旱。
小题2: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公众参与的有效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直接。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故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天然橡胶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与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并称工业四大原料。近年来,由于我国的资源海外开发战略滞后,“先知后觉”,而不得不吞下国际石油、铁矿联盟操纵的价格“暴涨”的苦果。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我国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等省区,但生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因此我国正 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从区位因素考虑,最佳的海外基地是:
A.东南亚
B.南美洲
C.非洲赤道地区
D.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