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①利用GPS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分析、应用? ②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③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④利用卫星遥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 ⑤加强政府对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风强盛带来的自然灾害是寒潮;由降水总量少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春季灌溉用水多、人口城市密集形成的自然灾害为春旱;由春旱、寒潮、接近沙源地形成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
小题2:防灾减灾监测技术为遥感,可以排除①。
小题3:由春旱、沙尘暴、寒潮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主要自然灾害。(4分)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最严重:地震、台风(2分)
链发:滑坡、泥石流、崩塌(2分,答对2种得2分)
(2)②较大;(2分)距震中(震源)近(2分);地形崎岖(2分),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2分)山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建筑物抗震级别低。(2分)(原因任答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该地是我国的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灾害。东临太平洋,受台风灾害影响多。因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在夏季多雨季节,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灾害。
(2)①处发生地震时,②处位于断层地带,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距震中(震源)近,地形崎岖。③处位于沿海平原,不是断层地带,且距震中较远。所以②处烈度较大。②处位于山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建筑物抗震级别低。也容易发生断裂受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
小题2: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图示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多大风,且离冬季风的原地近,所以发生寒潮、沙尘暴的次数多;而发生洪涝很少,不会受台风的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和沙尘暴灾害,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气象灾害在我国的分布。
小题2:试题分析: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且北部有山地的阻挡,所以受寒潮的影响很小,盆地地形风速小,且气候湿润,植被好,受沙尘暴影响少。故A。
点评:本题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判断甲地的空间位置及寒潮、沙尘暴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当地时间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多座大楼倒塌,公路出现多处裂缝。损失约111亿美元,死亡人数超过200人。去年9月4日该市曾发生过7.1级地震,自1980年以来,新西兰发生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次。
材料二?据美国相关方面测定此次震源深度只有5公里,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因此破坏力非常大。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克莱斯特彻奇西南方向10公里处。经历去年9月那场地震及此后数百次余震后,克莱斯特彻奇不少建筑已不堪一击。就在22日地震发生前,一些建筑仍在重建。
材料三?凤凰网截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及相关知识说明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新西兰此次地震震级小灾情重原因有哪些? (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地震成因以内力作用为主,故多地震应侧重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回答。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灾情大小主要取决于三大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防御能力)。设问强调同新西兰以往的地震相比,故经济发展水平不用考虑,只需要重点阐述灾害强度、减灾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浅、距震中近,建筑物抗灾能力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影响我国雾灾脆弱性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我国雾灾脆弱性评价图
A.农业生产
B.交通水平
C.技术水平
D.地形地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雾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处在开花期的作物,使其结果率大大降低,造成减产,但是影响更严重的是交通运输,由于能见度的降低,车辆、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严重交通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影响我国雾灾脆弱性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更体现在交通运输方面,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