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区)

A.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B.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图长江流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图中支流a为_____ ____江,b为_______湖。(4分)
(2)在图示的B、C、D三个水利工程中,三峡工程位于_________处。(2分) 三峡工程建设完工后,将根本上改善_________段的航运条件(①、②、③、④段)。(2分)除工程措施外,河流的综合治理还包括流域内的生态建设,长江流域最大范围的生态工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3)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多洪灾的因素(自然。人文方面分析)(10分)
(4)。简述三峡水电东送给华东和华中地区带来的效益。(6分)
(5)图中b所在省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指出其生产可能产生的环境(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8分)
参考答案:(1)a_____汉江 ____江,b_洞庭湖__4分)
(2)C__处。(2分) ②_。(2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2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3)(10分)?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流域所处的气候多暴雨,汛期长,?
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荆江河道“九曲回肠”(每点2分)
(4)(6分)缓解华东和华中地区能源紧张问题,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减轻环境污染。(每点2分)
(5)(8分)破坏植被,水土流水;水污染;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酸雨。(每点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1)根据图示长江流域的水系分布分析,a表示流经武汉的支流汉江;b表示位于湖南的湖泊—洞庭湖;
(2)结合图示长江三峡的位置位于重庆到湖北省的交界处;故C位置符合。水库建设将直接改善水库以上河段的航运条件,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是针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而开展的水土保持林。
(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多发的自然原因从季风气候、地形和河流流域特征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中游的维护造田和河流上游的植被破坏考虑。
(4)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的效益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分析。
(5)有色金属冶炼生产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并加重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同时在开矿过程中还可能导致植被的破坏,而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A项我国的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错误;B项广西位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故主要输送的是水电;错误;D项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主要通过南水北调;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的记忆能力,我国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根本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移动速度快,造成北涝南旱;而夏季风弱的年份,北移速度慢,造成南涝北旱,故此题应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考生对我国气候类型特征的理解及分析能力,特别是对我国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1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描述本地区的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M处为本地区最大的聚落区,试分析其区位的优越条件。
(3)图中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哪些严峻问题,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1)中部地势平坦,四周沟谷环绕。
(2)地势平坦开阔、(公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河流)水源较丰富
(3)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缺乏?植树种草、退耕还牧、打坝淤地(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本题解析:从图示信息来看,当地海拔较高,中心大多在1100m以上,四周有河流沟谷分布,且水井较多,表明气候干旱,应与我国黄土高原得地理环境特征相吻合,顺着这个思路,解答就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