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
参考答案:(1)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泥石流 滑坡 (3)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4)①做好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第⑴题,主要从这三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机制进行分析。第⑵题,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破坏地地表的稳定性,造成泥石流、滑坡的发生。第⑶题,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⑷题,调动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气候分布的区域差异和界线,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内容的识记。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图12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其形态特点是?。(2分)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和?。(2分)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易造成石油污染
向海岸蔓延。(2分)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2分)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洋流)漂向欧洲沿海。(2分)
参考答案:
(1)大陆坡?坡度较陡?
(2)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
(3)偏南风?
(4)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5)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该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简述你的判断理由。(4分)
(2)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4)P城市产业结构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2分)
(5)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理由是等高值大多在1000以上且等高线间隔大,地势起伏较小。(2分)
(2)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势较平坦。(每个要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P?城市有敦煌莫高窟等,旅游资源丰富,有陇海-兰新铁路运输通过,旅游交通条件较好,故旅游业发达。(只答交通条件不给分,答到旅游资源给2分)
(4)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 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等高线数值大多在1000以上,说明海拔较高,等高线间隔大,说明地势起伏较小。所以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结合经纬度及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区为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铁路穿过的是甘肃省。
(2)根据图中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铁路中断沿线主要农业区是河西走廊,这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因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热充足。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有来自山地的冰雪融水,灌溉水源较充足。地势较平坦,便于耕作。
(3)P 城市有敦煌莫高窟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丰富,有陇海-兰新铁路运输通过,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便于游客的集散。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较强,故旅游业发达。
(4)读图,A河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下游是季节性河流,有断流现象。所以在该流域的农业生产活动要注意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要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B.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C.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D.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