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符合西北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实行划区管理,各自提高草场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故生态环境较脆弱,故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合理用水,合理放牧等利于保护水源和植被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阅读材料,回答1--4题。
1.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青藏高原一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一太行山
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 ]
A.哈密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3.青藏铁路经过了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4.下列关于西部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交通以水运和航空运输为主
B.青藏地区在青藏铁路开通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
C.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较少,靠区外支援
D.太阳能、地热等资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
参考答案:1.A
2.B
3.C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2009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多的五个国家原木消费量、自给率及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图。
材料二:五个国家的人口、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2009年)
材料三:1993~2009年中国原木生产量、消费量变化曲线图
(1)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中国原木进口最大来源国的森林类型主要是________林。
(2)自____年以后,我国原木进口量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东北、西南林区加强了对____________的保护工作。
(3)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亚寒带针叶林(或针叶林)
(2)1997?(或1998?);天然林(或森林)
(3)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或大量物种灭绝)
(4)①木材加工业发达(或木材消费量大);②保护本国森林资源;③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任答对两点)
(5)①大力植树造林;②提高木材利用效率;③开发木材替代品;④从国外进口木材。(任答对两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山西省北部煤炭外运,最便捷的对外输出的海港是
A.连云港
B.烟台港
C.秦皇岛港
D.上海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晋煤外运的专用线路是大秦线,最便捷的对外输出的海港是秦皇岛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掌握晋煤外运的专用线为大秦线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主要结合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而形成,故治理措施主要从合理用水和恢复植被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形成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注意与实际相结合,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