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2019-05-29 06:40:05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下左图为东半球侧视图,若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湖南此时正处于 季。 (2)此刻将地球分成两个日期的界线是_ 和_ 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
参考答案:(8分,每空2分) (1)0°(赤道) 秋 (2)180°,70°E;(2分) 3时20分
本题解析: (1)东半球是由20°W-160°E的范围,若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则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将移向南半球,则湖南此时正处于秋季。 (2)若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则图示A所在经线是20°W,C所在经线是160°E;B所在经线70°E是0:00,此刻将地球分成两个日期的界线就是70°E和180°经线;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比70°E早3时20分。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3)该日图中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北京大于汕头 B.汕头大于海口 C.北京大于海口 D.海口大于汕头
| (4)该日图中三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三城市中正午的人影最长的是 。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取得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 。 (6)该日后的一个月内,宁波昼长的变化是 ,宁波某点随地球公转的速度的变化是 。
参考答案: (1)逆时针 (2)南 (3)B (4)北京 海口 北京 (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 (6)昼变短,夜变长 地球公转速度变慢,到最慢,而后加快
本题解析: (1)0°经线东侧为东经度,西侧为西经度,按图中经度的分布,可知自西向东为逆时针方向。图为北半球俯视图。 (2)图中晨昏图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此时为北半球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直射点南移。 (3)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因此距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汕头>海口>上海>北京,B正确。 (4)此日北半球达到全年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地昼长北京>汕头>海口。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汕头>海口>北京,因此北京日影最长。 (5)此日为北半球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此日北半球达到全年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6)此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南移,但仍位于北半球,因此宁波昼长变短,夜长变长,但昼长仍大于夜长。此日后一个月内,时间变化为6月22日—7月初—7月22日。因地球在远日点(7月初)时,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在此时间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考点: 光照图判读,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和最贫乏的省区分别是 (? ) A.新疆青海 B.西藏 四川 C.海南黑龙江 D.海南青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西藏自治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明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多。青海纬度比西藏高,太阳高度角小些,太阳能较少。新疆纬度高,海拔较低,大气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能比西藏少。海南纬度比西藏低,热量充足,但是降水多,阴雨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西藏较少。黑龙江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降水较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少。四川纬度与西藏相近,但是海拔低,位于盆地地形区,盆地地形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多云雾、降水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最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少。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正确理解、辨别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区别。地球上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为0,即最小;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加,至南、北极圈变化幅度达24小时,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M点所在半球是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小题2】M点所在的区时为2015年2月2日2时,则北京时间是
A.2月3日12时
B.2月2日12时
C.2月3日14时
D.2月2日14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按上北下南来确定M、N两点坐标。M为(60°N,60°W),N(60°N,50°W)。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为20°W—160°E,故M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正确。
【小题2】60°W为西四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东八区区时比西四区区时早12小时,故D正确。
考点:经纬网、区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