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上图为黄河流域水系略图,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其干流沿途水量变化很大,下游河段甚至有时出现断流现象。
(1)分析说明自源头至兰州、河口至郑州、郑州以下三个干流河段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下游断流有很大危害,简述可能出现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中游河段泥沙含量大,简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自源头至兰州河段水量逐渐增大;河口至郑州河段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河段水量减小。原因:兰州以上河段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且有大量支流汇入,水量增大:河口至郑州段,由于降水增多加上支流的汇入,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段,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狭小,工农业用水多,水量减少。
(2)下游沿河地区失去主要水源,影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加剧了泥沙淤积,引起河床升高,降低了下游的防洪能力;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加重土壤盐碱化,影响地下水水压,使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3)河流中游流经地区植被少,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干旱、半干旱距海远近
(2)选①、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新型潜在能源。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据初步估算,全球可燃冰资源量约为21×1015m3,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足够人类使用千年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2007年,我国在A远景区(图18)首次采集到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样品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已探明可燃冰资源(预测远景区)分布示意图(下图)。

(1)描述中国已探明可燃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2)A远景区可燃冰资源极其丰富,但至今仍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分析A远景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B远景区南、北两侧地形区出产的农产品均以品质高而著称,试比较其品质高的自然原因的差异。
(4分)
参考答案:
(1)总体分布不均(2分);集中分布在南海大陆坡(或南海边缘地区)(2分),青藏高原(祁连山、漠河)等拥有永久冻土的地区(2分)。
(2)开发不慎可能导致天然气泄漏,加剧全球变暖;引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进一步可能引发海啸,危害沿海人类活动;破坏海洋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任取3点得6分)
(3)北侧: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分);
南侧:地势高,空气稀薄,所以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或地势高,气温低,所以作物生长周期长)(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中可燃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以及形成条件“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合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从图中可燃冰资源的具体分布区,不难总结出中国已探明可燃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总体是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有形成条件的地区,南海大陆坡(或南海边缘地区),青藏高原、祁连山、漠河等拥有永久冻土的地区。
(2)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分析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根据所学的开发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的知识来分析,开发矿产资源会影响地形地质水文生物等,利用过程中会影响气候,造成环境污染。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开发不慎可能导致天然气泄漏,加剧全球变暖;A远景区位于我国南海大陆架,开发可能引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甚至可能引发海啸,危害沿海人类活动;开发活动会破坏海洋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
(3)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B远景区南、北两侧地形区出产的农产品之所以品质高,其主要自然原因都是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主要是地形和位置不同引起的气候差异。北侧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南侧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能加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使瓜果之类色泽鲜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从而出产优质农产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