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北京时间为8日8时 B.M点的经度为180° C.伦敦夕阳西下 D.悉尼港灯火通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甲位于回归线上;甲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7时,可以算出甲的经度为165°W,位于太平洋岛屿上。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反之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故12月22日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则我国各地白昼开始变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东九区区时)在日本仙台市东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强震。截止4月4日,由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2259人死亡、15315人失踪。据此完成问题。1.当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2.此次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 参考答案:1.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时段是夏至日到秋分日这一时段。从图中可知该地有两次直射机会,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北回归线之间,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说明在南回归线附近。图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0,依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得,480=900-(当地地理纬度+23.50),得出H点的地理纬度为18.50S。将题中所给信息转化为如下图所示,从太阳直射点移动可知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EM段。
小题2:该地位于18.50S,当然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温带气候的表现,故A错;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北半球的亚洲,故B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的热带雨林气候大致位于南北纬100之间,故D错。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