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5分)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伸人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图中历史名城埋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该地区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如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问题,在a处上游筑修水库,那么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其后果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消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_________等第三产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要发展________型农业,同时可推广_____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8分)
(4)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雪线有____________变化,最终对流域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河流水注入(1分)
(2)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1分)
(3)冰川融水(1分)地下水(1分)水库以下流域(1分)绿洲(1分)旅游业(1分)节水(1分)喷灌(1分)滴灌(1分)
(4)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好(2分)
(5)雪线上升(1分)冰川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1990年乙所在省区农村能源消费构成

(1)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分析乙省区农村能源结构对当地生态的不良影响。(6分)?
(3)近些年来丙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速度较慢,试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限制性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坡度陡,易发生水土流失(6分)。
(2)(6分)大量使用畜粪做燃料,导致畜粪不能归还草场,草场肥力下降(2分);大量使用秸秆做燃料,导致秸秆不能还田,农田肥力下降(2分);大量使用薪柴做燃料,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2分)。
(3)(8分)丙市地处青藏高寒区(2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人口的引力较小(2分);流经丙市河流较为短小,流量有限,水源不能满足太多城市人口需要(2分);地处高原河谷地区,平坦土地面积较小,城市建设可用土地较少(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示区域位于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坡度陡,发展种植业,破坏植被后,易发生水土流失。
(2)读材料二表格,乙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在农村大量使用畜粪做燃料,导致畜粪不能归还草场,草场肥力下降。大量使用秸秆做燃料,导致秸秆不能还田,农田肥力下降。大量使用薪柴做燃料,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生态环境脆弱。
(3)丙市地处青藏高寒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人口的引力较小。流经丙市河流较为短小,流量有限,水源不能满足太多城市人口需要。地处高原河谷地区,平坦土地面积较小,城市建设可用土地较少。这些自然因素限制了人口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从1993年开始,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最主要石油进口国。预计2050年将达到50%。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各区域石油资源平衡类型图。

材料二 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1)在我国石油资源平衡类型中,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________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________的类型。(4分)
(2)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总体分布格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4分)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远洋运输
D.内河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