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甲地进行航天发射的有利条件是该地天气晴朗 B.乙地进行航天发射的有利条件是发射初速度大 C.甲地所处纬度较低不会受到风雪寒潮天气影响 D.乙地区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美国东部时间是指西五区的区时,纽约所在时区的区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甲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乙地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小,但是乙地晴朗天气多,甲地容易遭受飓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乙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根据甲乙之间的经度间隔约为180°,所处纬度位于30°-40°附近,所以甲乙两城间的最短距离约为1.2万千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白色区域为世界最大的盐层覆盖的荒原——乌尤尼盐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内陆地区
B.澳大利亚大陆内陆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小题2:导致图示区域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 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经纬度(西经680W -640W陆地)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D对。
小题2:图示区域景观从草地-荒漠-盐沼,导致图示区域景观差异是水份差异,形成水分差异的主导因地形,所以影响因素为地形。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
(1)有诗为证“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诗)。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比较河流上、下游地貌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8分)
(2)说出图示地区南部的气候成因。解释图示河流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6分)
(3)说出本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10分)
参考答案:
(1)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分)?地势:北高南低。 (2分)外力作用:上游流经北部山区,坡陡流急,以侵蚀作用为主;(2分)下游流经南部平原,流速变慢,以堆积作用为主。(2分)
(2)气候成因:夏季——风压带的季节移动。(2分)冬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分)
流域面积狭小是因为流在高山深谷之中,两岸山高坡陡,悬崖峭壁,水深流急,没有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2分)
(3)分布特点:城市沿河流沿岸平原、谷地分布。(2分)
有利影响:①河谷、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为城市提供丰富农产品(2分)②河流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水源;(2分)③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2分)④河流沿岸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地区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该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上游主要流经北部山区,坡陡流急,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流经南部平原,流速变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2)东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陆地冷形成高压,海洋是低气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吹东北风,气候干燥少雨;夏季太阳直点北移,气压带风带相应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河流上游流域面积狭小是因为河流流在高山深谷之中,两岸山高坡陡,悬崖峭壁,水深流急,没有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3)东南亚的城市主要沿河流沿岸平原、谷地分布。河流沿岸地形以河谷、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为城市提供丰富农产品;河流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水源;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河流沿岸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题。(22分)
图1为亚洲某区域,该区域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L河流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种群群落。图2示意该区域内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情况。
图1

图2
(1)归纳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城市初期形成的条件。(6分)
(2)分析L河流域生物物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比较甲地和乙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4)说出L河流域在乙地以上和乙地以下河段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向。(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分)。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1分),水源充足(1分),土壤肥沃,农业发达(1分);交通便利(1分)
(2)地处热带(或低纬度),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利于生物生长(2分);南北所跨的纬度大(2分);地形复杂(或山地多),地势高差大(或高差大),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或垂直地带明显)(2分)。
(3)差异: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1分),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乙地(1分)
原因: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2分);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乙地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2分)
(4)乙地以上河段:①开发利用水能(1分)(或修建水电站或开发水力发电或发电或修建水库)②开发利用热带生物资源(1分)(或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或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乙地以下河段①航运(1分 )②修筑防洪工程、 灌溉(1分)(上下游同时一样的,整题分全扣掉)
本题解析:
(1)影响城市形成因素主要有自然(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宗教、军事、科技、旅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沿河(河流有交通、供水、古代有防御作用)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2)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图示地区为东南亚地区所跨纬度较大,同时海拔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生物物种繁多。
(3)降水量的变化主要从量的变化与季节变化二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乙地。从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洋流、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分析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乙地海拔较高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乙地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4)河流不同河段开发利用不同,上游河流落差大,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上游流域地势高差大,以林业和多种经营发展为主;下游水流平稳,以航运开发利用为主,需防洪,沿河地区皆可以取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西亚的石油生产及意义。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城市的区位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