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表现在
A.沼泽地叶片大,叶面覆盖着蜡质
B.猴面包树的生长反映了干湿分明的热带环境
C.碱蓬的生长反映了酸性土壤的环境
D.热带雨林的植物根系发达利于从地下深处吸取地下水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B?。(2分)
(2)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
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2分)
(3)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4)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3、综合题 读图20-8,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直线上画箭头完成居民区与绿地间的空气对流运动。
(2)由于对流运动,使清洁的空气由 流向 ,居民区的空气湿度变 ,气温日较差变 ,从而改善了局部的小气候。
(3)空气对流的原因是 。
(4)如果在居民区与工业区之间建造绿地,绿地还具有 、 等作用。
(5)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绿地具有 等作用。
4、单选题 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3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D.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5、单选题 图8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为该河流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其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

小题1: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C流向A
D.自南流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