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小题3:图中四个城市中,其气候特点与上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 (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B
小题6: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②地经度约为18°E,故位于东一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故时间较②地区时早7个小时。
小题2:该气候资料反映7月气温最低,最低气温高于0°C,且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
小题3:非洲南端②附近为地中海气候。
小题4:甲国为南非,其西部①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且沿岸寒流影响,则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D项错误。
小题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具有12海里领海权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故B项正确。
小题5:由于甲国厄好望角航线的南端,位于世界运量最大的石油航线上,故海洋污染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 )
A.土耳其 B.伊拉克 C.伊朗 D印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土耳其跨亚欧分界线---土耳其海峡两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河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題。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少
B.落差较大
C.下渗严重
D.蒸发较少
小题2: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
A.流量大,汛期开始早
B.流量小,汛期开始晚
C.流量大,汛期结束晚
D.流量小,汛期结束早
参考答案:
小题1:B ?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实地情况来分析问题。依据经度向东减小,可知为西经;依据纬度向南增大,可知为南纬。陆地东侧为大西洋,故此地应位于南美洲大陆东岸。根据纬度可知当地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沼泽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乙河流域上游和科连特斯附近,说明此处地势较周边低洼。在甲河上有较多的瀑布,且距离较近,表明该河流经处地势起伏较大。再根据沼泽形成的原因来分析甲地沼泽分布少的原因。依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知甲河与乙河之间有分水岭,且为南北走向,故甲处位于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应降水较多,故A错。下渗情况没有明显资料故无法进行比较。若甲处蒸发少,则地表水会丰富,应容易形成沼泽,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错。结合瀑布的分布,可知甲处地势起伏大,不宜形成沼泽。故B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两城市在河流上的位置:福斯在甲河下游部分,科连特斯在甲河与乙河的交汇处附近,福斯在科连特斯的上游。故影响福斯的河流径流量受甲河流域影响,影响科连特斯的河流径流量受甲乙两河流域影响。从流量上看,下游处的科连特斯应大于福斯。从汛期开始的早晚来看,因甲河更靠近海洋,又处于迎风坡,故甲河汛期开始早,乙河开始晚,而科连特斯处受甲乙两河的影响,故科连特斯的汛期结束晚于上游处只在甲河上的福斯。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简述甲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甲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3)甲、乙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请任选其一简述灾害产生的直接原因。
(4)指出乙河下游农业主要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地形: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2分)
(2)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大,5-10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次年4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分)
形成原因:地处回归线附近气温高,受季风活动影响,雨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
影响降水多,干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3分)
(3)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集中,海岸线呈漏斗形,风暴潮不易分散而聚集在河口四周,形成强烈的潮水,铺天盖地地涌向三角洲平原,引起大面积洪水泛滥。
乙: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河流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3分)
(4)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沙质土壤,适宜棉花生长,密西西比河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1)图示甲为恒河三角洲地区,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分析。(2)甲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故终年高温,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少雨;其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3)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从气候、河流特征及地形等方面分析。(4)乙河为密西西比河,其下游为棉花带。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图5和图6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5?图6
(1)(9分)分析图5中甲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
(2)(9分)分析图5、图6中两国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从东向西递减(或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部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湿润空气),使东部降水较多;东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岸有寒流影响,降温减湿)。(9分)
(2)有广阔的草场;地广人稀,低租金低;海运便利。(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