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古登堡面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13小时,两个时区的区号之差即为时差(同减异加)。东八区与西五区时差13小时。故C正确。
【小题2】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源较浅,结合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震源应位于地壳。A正确。
【小题3】因此处位于中美地峡,各地距海均很近,因此此次地震可能诱发海啸的发生。B正确。
考点:区时计算、地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甲地(30°N,119°E)、乙地(30°S,119°W)分别有两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向东和向西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向高纬偏
B.都向低纬偏
C.都向南偏
D.都向北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甲地在北半球,向东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南偏);乙地位于南半球,向西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南偏),故选C项。
考点: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东经125º比东经120º的地方一定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方时是越向东时间越早。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澳大利亚将进入 季。
(2)图中AB是 线。(晨线或昏线)
(3)这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为 时。
(4)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 ,E点太阳升起的时间为 时。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参考答案:
(1)夏至 冬季
(2)晨线
(3)12小时 3点
(4)0° 10点
(5)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澳大利亚将进入冬季。
(2)AB线正由黑夜进入白昼,处于晨线上。
(3)C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所以其昼长为12小时。D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C位于其西侧3小时处,所以C为3点。
(4)此时D点位于晨线上,所以它的太阳高度角为0?.E点位于直射点西侧30?的晨线上,此时为10点,正值日出。
(5)据(1)题,该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其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等值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