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3年10月6日,浙江、福建沿海受到强台风“菲特”影响,中午时浙江温州、瑞安等验潮站的潮位已经超过橙色预警级别。浙江沿海多处在6日晚上22点至23点出现天文高潮位,浙江沿海最高水位出现在7日凌晨2点前后。
材料二
甲图台风菲特路径示意图
(1)浙江7日凌晨2点前后出现最高水位的原因。(2分)
(2)台风“菲特”实际产生的降水A地大于B地,解释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天文大潮(1分),台风引起的风暴潮(1分)
(2)A地位于台风北部,吹偏东风(2分),从海上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2分)。
B地位于台风南部,吹偏西风(2分),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资料显示,浙江沿海多处在6日晚上22点至23点出现天文高潮位,并且受到台风印象,两因素叠加造成浙江沿海的高水位。
(2)台风的不同方位风向不同,A地位于台风北部,吹偏东风,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而B地位于台风南部,吹偏西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早8点左右,图示地区遭遇61年来最大降雨,平均降水量达到170毫米;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78人遇难。
从地形角度分析北京市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并写出这次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至少两种)。
参考答案:
原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夏季风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上游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下游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地质灾害: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本题解析:洪涝灾害的一般原因是来水多且集中,而排水不畅;结合图中地形与河流信息,即可回答。注意第二个问题是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与洪涝有关的地质灾害就是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水文灾害等每年给我国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某种灾害发生频率的地区分布图(右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唐山变为废墟。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在文安县的震中区有部分房屋的墙体开裂,但没有人员伤亡。
(1)材料一的分布图所表示的是我国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试分析我国夏秋季节南方经常出现大面积上述现象的原因。(3分)
(2)分析我国地震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4分)
(3)结合材料说明唐山地震为何使唐山变为废墟,而文安县的震中区只有部分房屋的墙体开裂,但没有人员伤亡。(3分)
参考答案:
(1)洪涝?夏秋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活跃。措施:提高监测地震的水平,对人们进行防震知识宣传、提高防震意识等。
(3)两者的震级不同,唐山震级高,文安的震级低;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提高。
本题解析:
(1)由材料一中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可以判断,该灾害是洪涝灾害,我国夏秋季节南方经常出现大面积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夏秋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地震灾害频繁的原因: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活跃;措施:提高监测地震的水平,对人们进行防震知识宣传、提高防震意识等。
(3)两次地震所产生的破坏程度不同主要原因是两者的震级不同,唐山震级高,文安的震级低;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提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的洪涝和地震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当今世界,由于自然和人文原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震源位于地面以下14Km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明显的震感。与汶川相距1 00余公里北川县城位于群山环绕的湔江河谷,地震中两侧山体滑坡,北川县城毁于一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北川县城在地震灾害中破坏?严重的原因?(10分)
(2)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图示南部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并简述防灾减灾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河流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中上游修建大坝,调节径流;下游疏通河道。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