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05-29 07:30:48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可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而减少因燃烧矿物燃料而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故结合图示为①环节。 小题2:图示⑤表示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我国应保护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题干信息和图示内容,可直接读图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图为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表示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球变暖,气象灾害事件增加。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会使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降水__________,我国东南沿海__________灾害的强度,频率会增加。 (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光合作用;沉积作用;全球生态系统被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威胁 (2)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 (3)增加;台风 (4)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全球合作,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_____。 (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3)按图中①的状况发展下去,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填字母)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参考答案:(1)波动上升;温室效应 (2)由上往下依次是:②①④③ (3)AC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2013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为期两周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核心议题是落实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大会上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材料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下左图) 材料三: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图(下右图)
 (1)描述近现代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2分) 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4分)
参考答案:(9分) (1)波动上升或上升(1分)?原因: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毁林使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2分) (2)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造成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2分) (3)答题要点: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②工业、建筑、交通等各经济部门的节能,推进低碳消费行为。(生产、生活中节能)③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天然气等低碳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④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很容易看出近现代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特点,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一方面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量毁林造成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2)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早,历史时期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率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燃烧化石燃料,历史上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造成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在大气环境保护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力。 (3)根据造成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原因可以采取控制化石燃料燃烧量的方法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生产、生活中注意节能,如工业、建筑、交通等各经济部门推进低碳生产行为,开发展新能源,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低碳替代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世界气候大会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变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幅度 [? ] A、北方沿海高于南方沿海 B、南方沿海高于北方沿海 C、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升幅越大 D、中部沿海低,南、北部沿海高 2、天津和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同于其他沿海地区的重要原因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 B、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气候异常 C、经济发达,对地下水需求量大 D、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快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