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信息网络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1.3亿亩耕地受灾,几乎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2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0℃等温线向北移动,因此答案为D项。
小题2: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根据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在0℃以下,乙在0℃以上),因纬度基本相同,所以甲地海拔高,两地冬季平均气温都趋于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技术创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公司间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创新水平的竞争,也是经济管理水平的竞争。以下是某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产品研发及小批量生产阶段;第二阶段,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改进,并开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阶段;第三阶段,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时期,企业在全球寻找最佳布局及大规模营销。
以上观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三个阶段如图7所示:
(1)在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不同阶段,其生产布局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在Ⅰ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1分)Ⅱ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Ⅲ阶段,企业会发生产业转移,方向是?。(1分)
(2)图中B代表?国家或地区(发达或发展中),判定的理由是?
?(4分)
(3)产业转移对移入地有哪些影响?(至少答2点,共4分)
参考答案:
(1)知识和人才,(1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分)
(2)发展中(2分)
其产品的生产水平低于消费水平,说明其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2分)
(3)移入地承接产业转移,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移入地与移出地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使移入地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产业移入可能加剧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产业移入增加本地区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任答2点,每点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有题可知:第一阶段为新产品研发及小批量生产阶段,故在Ⅰ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人才;第二阶段,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改进,并开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阶段,故Ⅱ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第三阶段,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时期,企业在全球寻找最佳布局及大规模营销,故Ⅲ阶段,企业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2)题,由B图阴影部分位置可知,图中消费水平高于生产水平,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故图中B代表市场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3)题,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点评:本题难易适中,涉及的具体考点有在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不同阶段,其生产布局条的影响因素、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7的判读,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调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地为我国主要平原,其名称依次是
A.汾河平原、江汉平原、湟水谷地、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江汉平原、渭河平原、成都平原
C.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
D.汾河平原、渭河平原、江汉平原、河套平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轮廓判断:甲为宁夏平原、乙为渭河平原、丙为江汉平原、丁为成都平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中国区域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