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示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mm。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仍然是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
材料二: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下表为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数据。
(1)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A城市水文站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河流断流不仅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而且对流域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该河流断流的一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大量增加。(任答两点即可)
(2)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干流统一调配水资源等。(任答三点即可)
(3)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开采矿产。(任答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三峡工程建成前,三峡地区年均温17-19℃,最冷月均温5.9~7.2℃,历年极端最低温-5.6 ~2.5℃,≥10℃的年有效积温5400 - 6000℃,雨量1000 -1300mm,该地区被划为我国种植的甜橙的最适宜区、适宜区,宽皮柑桔的最适宜区(甜橙和宽皮柑桔都属柑橘类)。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三峡地区水系图。

(1)比较说明三峡大坝建成前后,三峡坝前水域流水作用的差异及原因。(8分)
(2)三峡工程建成后,有人说有利于当地柑橘产业的发展,又有人说不利于柑橘产业的发展,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1)建坝前,坝前水域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下蚀),因为河水流速快。建坝后,坝前水域以流水堆积作用和侧蚀为主,,因为河水流速减慢。(8分)
(2)任选下列一种情况回答(6分)
不有利于柑橘产业的发展。(6分)
理由:柑橘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减少。建坝后水位提高,部分柑橘园被淹,可利用的宜柑坡地面积减少;可利用发展柑橘的荒山坡地减少;坡度增大,建园投资增大。
有利于柑橘产业的发展。(6分)
理由:建坝后,水面增大,冬季气温上升,夏季气温下降。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有效积温稳定更适宜柑橘生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三峡工程。(1)建坝前,该河段位于峡谷地区,水流急,故以流水的侵蚀为主;而建坝后,坝前的水流速度减缓,故该地区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2)由于大坝建设淹没了大片耕地,故使当地的柑橘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故不利于柑橘产业的发展。但从大坝建设后,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的功能,故利于产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有(? )
①经济技术落后,资金不足? ②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不足? ③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 ④远离经济发达区,能源外运能力不足?
⑤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的储量不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有:西部地区资金和技术水平难以胜任;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消耗量很少;能源外运能力不足,故①②④正确。③是有利条件,不是限制条件;⑤与事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3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9)。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8分)
(2)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6分)
甲地位于滨海平原,乙地位于山前倾斜平原。
(3)分析比较甲、乙两地土地生产力的差异。(6分)
(4)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10分)
表1:2009年12月26日至31日渤海沿岸某城市气温统计数据表

2009年年底渤海开始出现海冰,并发展成为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冰情。
(5)据表1,指出本次海冰形成的重要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6分)
参考答案:
(1)(8分)3500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2分),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2分);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受太行山影响)(2分),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2分)。
(2)(6分)原因:中游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2分);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2分);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2分)。
(3)(6分)乙地土地生产能力比甲地高(2分)。乙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势高,土壤排水性好,土地不易盐碱和内涝(2分);甲位于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土壤盐度高,±壤盐碱化严重( 2分)
(4)(10分)本区域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等能源丰富(2分);本区域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本区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2分);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海域面积广(大陆架广)(2分)。
(5)(6分)持续的低温(低温)(2分)
影响;对海产养殖、渔业、海上油田、交通运输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2题。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
[?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