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亚洲水稻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高。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为: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根据农业的分类,水稻属于自给农业。因为精耕细作,所以水稻的单产量高。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完成(1)—(3)题。

(1)哪一个农业带(区)的土壤,因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冰碛的分布最为普遍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区
C.乳畜带? D.棉花带
(2)下图中所示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区)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乳畜带
C.棉花带? D.混合农业
(3)如果在图中“
”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区,该区最恰当的名称是
A.水稻种植区? B.热带经济作物区
C.园艺区? D.大豆区
参考答案:(1)C(2)D(3)C
本题解析:(1)五大湖为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故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冰碛土广布。
(2)图中所示农业活动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因此应为混合农业。
(3)美国东北地区为著名的城市带,在其周围可发展“城郊农业”,如“园艺业”。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13是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该工业发展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稻种植业?水旱灾害频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有色冶金工业?交通便捷、水源充足、有丰富的铜矿和水能资源。酸雨或水污染等问题。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1)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当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其不利条件。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
(2)当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且水能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大量排放废水和酸性气体,故容易引发水污染问题和酸雨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起来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现在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入,图5是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2.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B.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C.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D.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E.遥感技术
F.地理信息系统
G.全球定位系统
H.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结合美国和巴西的自然条件,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B选项中巴西的西部地势较高;C选项中大豆产区大部分位于内陆;D选项中巴西的西部高原,人口比较稀疏。
2.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世界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图”和“A区域东部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图”,回答问题。(10分)

(1)简述上述阴影地区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3分,至少写三点)
(2)虽然阴影地区发展了灿烂古老的大河文明,但现今A区域在进行如右图所示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简述上右图所示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优势和不足。(3分)
(3)简述我国实施A区域东部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并分析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1) 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2)优势:可利用京杭运河等天然河道作为输水渠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
劣势:需建梯级提水设施,营运需要大量电能;沿岸工农业发达,排污量大,使北调水质较差
(3)原因: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北方用水量大,供需矛盾尖锐;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受水区因水量增加,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了湿地和生物的多样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农业生产。(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2)右图所示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即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优势主要在于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较小,但受地势的影响需要逐级抽水,且从长江下游调水,水质较差。(3)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原因主要从水资源丰富和工农业发展的需水量的南北差异等方面分析。对北方地区的影响可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从供水、生态和经济等多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