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 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956~20000年全国年蒸发量变化速率mm/10a空间分布图
1、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B.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C.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2、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①日照时数②相对湿度③风速④气温⑤空气污染程度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2、综合题 读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2分)
(2)分析乙图中P处气温极低的原因。(3分)
(3)遥感技术观测南极大陆有哪些优点?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到南极大陆环境变化的哪些信息?(5分)
3、综合题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是________,水平气流形式为________。(2分)
(2)与甲地相比,乙地气温日较差?(大或小),判断依据是?。(3分)
(3)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4)A、B两线,实际存在锋面的可能是_____。受其影响,丁地未来的天气变化是?
?。(5分)
4、单选题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据此回答1~2题。
?
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南流向西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北流向东南?
D.从西南流向东北
2.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
A.海拔高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
C.海拔低于500米?
D.海拔低于400米
5、单选题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读图5(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完成7~8题。

7.该外力主要来自
A.冰川?
B.波浪
C.流水?
D.风力
8.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