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0年入冬以来,蔬菜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关注。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题。
1.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2.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转移的原因最可能是E地
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E.水资源日益缺乏
F.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G.土地价格上涨
H.政府政策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蔬菜生产需水量大,近水源地;喜热喜光照,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都是其生产的自然条件,但综合考虑选B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自然条件更全面。选B正确。
2.E地蔬菜生产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移向了河流的上游方向,生产疏菜由于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会污染河流水源。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如图是“某一区域分布简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城市的纺织工业主要是2.对图中铁路线建设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E.有利于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F.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G.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
H.提高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外运能力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交通线建设。
1.从经纬度分析,该地位于印度东北部,为印度主要的黄麻产区,适宜发展麻纺织工业。
2.交通发展加强了该地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当地地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山西省某地区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区经济的核心是2.围绕能源开发,该地区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采掘业
B.加工工业
C.原料工业
D.冶金业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③④⑤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1985年采掘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最大,是该地区的经济核心。故选A。
2.该地区是能源主要是煤炭,并且铝、铁资源丰富,所以构建的产业链是煤—电—铝、 煤—焦—化、煤—铁—钢 。故选C。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下列农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是
A.水稻种植业
B.园艺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园艺业和乳畜业的产品保质期短,故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长江三角洲,河湖面积广,水产养殖业发达,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是油菜。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