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直接。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故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利用与_____________发展关系示意图。
(2)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最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是
?[? ]?
? A、农业社会阶段
? B、工业社会阶段
? C、后工业化阶段
(3)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
? 响,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
? 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4)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然资源利用将有什么新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社会经济
(2)A
(3)大庆;克拉玛依;东营;鞍山;本溪;攀枝花;金昌;铜陵;个旧
(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自然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
? 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资源
? 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减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中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0年起,中国煤炭消费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而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在中国的煤炭消费中,重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最大,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行业为重要煤炭消费大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1998~2002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逐年增加的重工业部门是_____
? ?A、电力
? B、建材
? C、钢铁
? D、化工
(2)2002年我国电力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比重与1998年的相比(增加了或减少了)______%,消费量比重
?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煤炭充当我国第一能源的角色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BD
(2)增加了11.36;近年来中国经挤发展,特别是基 础建设和制造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增加很快,电
? 力工业对动力煤需求旺盛,因此我国电力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比重增加很快。
(3)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富煤贫油少气,在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5%;长期以来中国是煤炭生产大
?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因此煤炭充当我国第一能源的角色在
? ?短期内无法改变。
(4)提高能源探明储量,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积极发展能源科技,大力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倡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加强国际合作,开辟第二市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图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I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对此,可以
采取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4分)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5分)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降低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 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下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_______倍。
(2)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偏高是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试说明我国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对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4
(2)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能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