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0°~47° B.0°~23.5° C.23.5°~47° D.47°~66.5°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弧S为某局部经线圈,M、N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与S相切于M,出现极昼的的范围(90°-a/2)—90°,太阳直射的纬度a/2。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90°- a/2)- a/2】= a。
小题2:角a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3°26′×2≈47°。
小题3:若M在北半球,则角a逐渐变大过程中,北半球昼越来越长,为北半球的夏季,沈阳日出时间逐渐提早;西伯利亚高压逐渐减弱;上海盛行东南风且逐渐增强;北京香山枫叶飘零是秋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题。
小题1:若人类不合理利用分布于图示阴影区的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能源供应紧张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上升
D.臭氧层空洞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
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
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
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为南极洲为中心的俯视图,故大圆表示赤道,图示的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地区,故判断为热带雨林,全球热带雨林的破坏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则导致高山积雪大量融化,雪线上升。
小题2: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则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图示的洋流流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判断为自西向东流,为西风漂流,按性质属于寒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海陆分布,结合全球变暖的相关内容和世界洋流分布、自转方向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准确读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南温带盖房时,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
A.东
B.南
C.西
D.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界限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南温带正午太阳始终在北方,所以房屋的门窗应朝向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问题。1.该日,P的昼长是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小时
B.8小时
C.18小时
D.16小时
E.泰安的昼长正在变长
F.天津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G.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H.P点正值日出,Q点正值日落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即图示该纬线的弧PQ为昼长,经度差为120°即昼长8小时。
2.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不能判断,故A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天津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故日出时的物影应朝西北,B错误;图示纬线m位于北半球,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顺着自转方向,经过P点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日出;Q点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日落。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布,判断日出、日落和昼长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城市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