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降水少 B.气温低 C.蒸发快 D.用水多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东北地区河流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年有二个汛期。一个是发生3-4月的春汛;一个是发生7-8月的夏汛。所以选择B项。
小题2:②位于东北,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导致断流、③位于西北,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导致断流。选择B项。
小题3:①④地区的河水都是夏季流量丰富,所以是降水补给。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对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春季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2.图示省区主要农业生产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水热充足,积温较高
③交通便利?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C
2.B
本题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河流、铁路等信息推知该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地区。考查该区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线中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服装业
B.电子信息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金属冶炼业
小题2: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
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东陇海线产业带交通条件优越,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低廉,对苏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玩具业等)的吸引力非常大。
小题2: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注重以环境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A错误;资源的开发应注意保护环境,B错误。重工业的发展“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类型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最突出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上,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西线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输水干渠需要穿越
A.祁连山脉
B.阿尔金山脉
C.巴颜喀拉山脉
D.横断山脉
小题2: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A.绿洲农业
B.粗放畜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基塘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小题1:图示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需要穿越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巴彦喀拉山脉。
小题2:图示地区为青藏高原,故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