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地理》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9 08:50:56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左图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表形态图 ⑴统计图中反映3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 ?。 ⑵分析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⑶解决地区荒漠化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承载力之内。 ⑷读材料二下图可知该地区盛行风的是___________风,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 大可以达到(m)___________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 ⑸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有可能引起沙尘暴天气系统:?
参考答案:⑴人口增长快,耕地扩大,荒漠化面积扩大(3分) ⑵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2分)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过度放牧与垦殖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农业、牧业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3分) ⑶资源、环境(2分)?⑷西北风(1分) C(1分)?⑸冷锋 1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人口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2)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和人为原因(植被破坏)(3)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4)沙丘形态与盛行风的关系,迎风坡坡度平缓。根据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5)沙尘暴是冷锋活动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材料二: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目前,河南是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等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的品牌。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天下粮仓”变为了“国人厨房”。

1.根据图2信息简述河南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省内河流众多,但并不利于发展河运。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南省成为“国人厨房”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资料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中部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形特征: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2.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际变化大;冬季河流要结冰;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等。(两点即可) 3.社会经济条件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省内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科技不断发展。 4.空间分布:南多北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5.有利条件: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不利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洪涝、干旱灾害;冬季多寒潮;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 6 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 ( 4 分)
参考答案: (1)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 、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任答三点, 6 分) (2)植树造林种草;因地制宜布局农、牧、渔业等 。 ( 4 分)
本题解析: (1)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使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井下开采形成采空区使地表沉陷、裂缝,都将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造成中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采煤塌陷还会引起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并危及地面建筑物、水体及交通线路安全。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 (2)图中的林地说明图示地区在土地复垦中开展植树造林,图中的精养鱼塘说明图示地区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利用水面发展养殖业;图中的旱作农作物、家禽养殖区说明图示地区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发展养殖业和旱作种植业,由此得到第(2)题的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B.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 C.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 D.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电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属于湿地资源的是: A河流? B麦田? C海洋? D渍涝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湿地的概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